欢迎来到自查报告网!
特惠加入VIP会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书合同 >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技巧与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技巧与方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技巧与方法

  摘要:对于一堂课来说,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或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恰当的形式顺利地导入新课,是美术教学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

  我在美术课堂上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有:一、谈话导入;二、想象导入;三、实录导入;四、悬念导入;五、 启发导入;六、观察导入;七、欣赏导入;八、演示导入。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堂 导入

  小学美术作为小学美术新课程中四大领域之一,却被很多老师忽视。认为美术教学既难以操作,效果又难以界定,学生只有听的份。以至于美术课沉闷、泛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马虎应对,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人文精神。

  其实,现行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美术作重要的改革,一改以往那种说教形式,转为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形式儿童化、手段多样化。因此,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以生活化、趣味化、实操性强等特点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如何让美术课充满活力、生动。那么课堂的导入就显得那么重要。成功的课题导入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因此,课题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下面介绍一些我在美术课堂上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谈话导入

  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简单的交流方式。利用谈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学习《连环画》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言的:“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从不同的故事里我们都能体会到到不同的乐趣,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故事配以简单的画面,让它变成连环画,使故事更直观、更形象呢?”简洁的一句话既点明了连环画就是在故事上配画的课题,又以一个反问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想要尝试的学习欲望。

  二、想象导入

  想象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的想象首先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马克思说过,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想象在美术课中用得较多,往往能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如在学习《大树的故事》时,上课一开始,教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启发学生:当大树先生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它在地底下沉睡,有一天,当它醒来的时候,它发现哪,整个世界都是黑黑的,它听到了外面鸟儿的歌声、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甚至是风呼呼的声音·····这时故事讲完啦,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什么大树的,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急不可待地想发言。教师抓住学生的表现心理,鼓励学生按顺序接着发挥想象,待多数学生一一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教师说:“同学们说得对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点明了课题,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三、实录导入

  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的各种姿态用摄像机录下来,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观察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场景。如教《画人像》时,课前老师把学生的课间活动用摄像机录下来,利用软件绘声绘影编辑成“人像”实况录像,课堂上放给学生观看。观看中老师提问:在录像中你看都看到了谁?他/她在做什么?外貌有什么特点?待同学们一一回答后,老师说:好!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绘画创作课《画人像》。这样的导入方法,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又为上好创作课做好了素材的收集和准备工作。

 四、悬念导入

  对于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学生来说,悬念导人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通过猜谜、提问、设疑等方式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有利于自然导人新课学习。如:《小扇子》老师说:“今天我给你们猜个谜,好不好?”学生很感兴趣。“打开半个圆,收起一条线,手中轻摇摆,清风徐徐来。”学生立刻大声说:“扇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各种形态的扇子。”谜语虽然很简单,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在《漂亮的建筑型》一课中,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表现建筑。”学生反应黯然。教师继续:“但是,今天有个特殊的要求不能用剪刀。”“什么?不用剪刀,那怎么画?”学生在短暂的惊讶后很快开始动脑筋,想出了用撕的方法。这样的导人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由于不是传统的“用剪刀剪”,学生觉得轻松愉快,特别好玩,非常投入。

 五、启发导入

  启发性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内容。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使课堂教学获得好的效果,所以,导入要善于质疑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建筑艺术的美》一课中,先请学生与老师一齐数7个数,感受一下7秒钟有多长。然后,教师讲述:一个城市的建筑,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然而却出现了个常见又让人叹惜的现象。一群群看客走马观花地经过了座座闪耀着光环的建筑面前,嘻嘻哈哈地完成了欣赏,然后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说好。再问他们好在哪里啊,却又说不出的所以然了。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他们在座建筑的平均时间没有超过7秒。这样短的时间,他们能领略到真正的艺术美吗?一定不能,因为他们不会欣赏!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7秒钟之外,那些建筑中到底藏了些什么?今天老师就来领大家欣赏几幅作品看一看。

 六、观察导入

  观察是认识事物主要特征的有效方法。通过观察,会在大脑中留有清晰、深刻的印象。低年级的手工课,会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如:《机器人》一课,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小机器人,让学生观察,它有什么特点?而后把课前准备好的纸弹簧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拆一拆,再折一折,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弄清了折的方法,即而也攻克了本课的难点,其它问题便相应而解。这种方法是美术课教学中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运用该法导入,首先教师要准备好观察目的;再次是观察实物时,不要打断学生思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七、欣赏导入

  这种导入,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入手,再经过教师的综合分析,获得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起来,达到创新与实践的目的。此导入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教师常常是通过放录像、投影、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录音等方式来完成。让学生通过感官,强化刺激,加深记忆,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形象的思维。如:《下雨了》和《妈妈和孩子》两课都是以播放歌曲导入,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暗示本节内容与歌曲内容有关。还可利用学生的范画,教师的作品作为学生欣赏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这样做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及时迅速地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增强感性认识。

  八、演示导入

  演示是学习表达的基本方法,教师演示的过程要使学生能积极地、自觉地领会要求,避免学生机械的摹仿。比如《有趣的拓印》一课,教师手拿一枚一元硬币、一张薄纸、一根削尖的铅笔。将纸蒙在硬币上,用铅笔在有硬币的部位上面不停地磨擦,让学生仔细观察,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边讲边操作,直观而有趣,学生马上会产生想试一试的想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过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堂美术课的导入,有时并不是一种方法孤立出现,而是多种方法并用。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有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课堂导入的顺利实行,表明了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只有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想象、表现、创造中主动地获取美的知识,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导入环节要遵循趣味性、启发性、目的性和量力性四原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示我们导入新课的“寓教于乐”尤其重要,最好做到语言风趣,方式新颖,引证生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我们导入环节要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再给予点拨引导,使其“心求通”而得“通”,“心欲言”而能“言”;

  课堂教学导入对于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来说只是个铺垫和“桥梁”,这座“桥梁”搭建的好,对于老师其后的课堂教学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教学的核心还是应该摆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是门艺术,新课的导入更是门艺术,只有做到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灵活多变,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导入技巧与方法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相关自查报告

下载文档此报告

热门自查报告

Copyright© 2012-2024 自查报告网 https://www.zichabaogao.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3012687号-2

版权声明 自查报告网独立拥有或与相关内容提供者共同拥有自查报告网站内相关内容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版权和其它相关知识产权。自查报告网的注册商标,LOGO图标等受中国法律保护。